随着2025年8月31 日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工作圆满收官,数据资源入表这一数字经济领域的关键变革,正以超乎预期的速度实现提速扩围。
随着2025年8月31 日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工作圆满收官,数据资源入表这一数字经济领域的关键变革,正以超乎预期的速度实现提速扩围。
企业预警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这半年报季,多达119 家上市公司已将数据资源纳入财务报表体系,入表总规模一举突破28亿元大关。
从会计科目分布来看,数据资源的分布呈现出鲜明特点。无形资产科目以 17.9 亿元的入表规模独占鳌头,占比约达 64%,成为企业数据资源最为核心的承载主体;开发支出科目位列第二,合计规模约 9.2 亿元,占比约 33%;相较之下,存货科目入表规模仅约 0.93 亿元,占比仅3%。
行业格局方面,数据资源入表的覆盖范围正不断拓展,已延伸至多达 35 个行业类别,充分展现出数据要素的广泛渗透性与强大赋能效应。其中,电信运营商凭借深厚的数据积累与领先的数据处理能力,在数据资源入表进程中一马当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行业巨头,数据资产总规模雄踞前三甲,分别为 7.74 亿元、4.33 亿元和 3.96 亿元,三家合计达 16 亿元,入表规模占比超全行业半壁江山,且较 2024 年年报披露数据增长17%。与此同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同样表现亮眼,共有7 家企业跻身入表规模榜单前十。
地域分布上,北京市以11 亿的入表总规模遥遥领先,进一步巩固其数字经济高地的核心地位。北京汇聚了海量科技企业、顶尖科研机构以及头部互联网公司,数据资源不仅储量丰富,更具备强大的数据开发利用能力,无论是数据的质量、多样性,还是数据人才储备、技术创新氛围,都为数据资源入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湖北、安徽分别以2亿和1.42亿跻身前列,近年来,两地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数据产业生态,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引导等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数据资源入表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值得关注的是,证券领域在数据资产入表方面也迈出坚实步伐。国泰海通、东方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 7 家券商在半年报中披露了数据资产入表规模,合计 2633.66 万元,且均在无形资产科目下计入。其中,由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强强合并而成的国泰海通,以1196万元的入表规模在券商中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