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商业航天独角兽”光环的国星宇航冲刺港股IPO,但招股书显示,公司三年半累计亏损近6亿元,且亏损逐年扩大。
《笔尖网》文/笔尖财经
头顶“商业航天独角兽”光环的国星宇航冲刺港股IPO,但招股书显示,公司三年半累计亏损近6亿元,且亏损逐年扩大。
8月25日,国星宇航再次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由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国星宇航是中国商业航天行业的全链条惨与者,战略重点在于卫星与相关服务以及星基解抉方案。公司以商业航天及人工智能(「AI」)为核心优势,设计及生产商业卫星,确保稳定运行及管理,并提供定制星基解抉方案,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收入计,国星宇航在管理卫星行业全价值链的所有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中排名第二。作为于中国AI智算卫星研究、设计与生产的领先者,公司于2018年12月发射了中国第一颗AI应用卫星,并于2024年2月发射了中国第一颗AI智算卫星。
2025年5月14日,国星宇航成功发射了全球首个由12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AI智算卫星星座。这次发射是公司发展AI智算卫星星座的第一步,以建立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旨在为全球提供稳定及可持续且广泛普及、经济高效、便于使用的星基解抉方案及星基算力服务。
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国星宇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7亿元、5.08亿元、5.53亿元,净亏损则从9090.7万元扩大至1.77亿元。
2025年上半年,国星宇航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超65%,净亏损1.92亿元。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国星宇航的研发开支分别为4582万元、5349万元、1.42亿元和9773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的25.8%、10.5%、25.7%和40.5%;管理费用分别为7128万元、1.31亿元、1.74亿元和7482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的40.2%、25.9%、31.5%和31.0%。
值得关注的是,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国星宇航的董事长陆川的薪酬总额分别为1361.1万元、1017.4万元、1283.1万元及106.3万元,合计高达3767.9万元;其中非现金的股权激励安排1207.4万元、825.4万元、1197万元及32.9万元。
此次,国星宇航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建设深圳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提升研发能力。旨在扩大位于深圳中心(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以及上海及成都的研发团队;选择性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以增强产品,使星基解决方案多样化及扩大客户群;偿还部分银行借款及于2024年收购位于成都的总部大楼的部分银行借款本金及利息;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