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 > 正文

从世界工厂走向全球创新中心,上海车展为何成为全球汽车行业风向标?

2025-04-27 12:49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吴遇利

分享至

从市场到工厂,再到创新中心,凭借汽车产业的强大竞争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创新策源地。

  4月26日,专业观众日遇上周末,2025年上海车展迎来观展客流高峰。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从市场到工厂,再到创新中心,凭借汽车产业的强大竞争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创新策源地。

  针对2025上海车展所展现的趋势,4月25日,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评价说,从新能源转型到智能化转型,中国已经是全球汽车产业研发创新的中心,这与中国市场的开放、产业的竞争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密不可分。

  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2025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2025上海车展共邀请到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参展国别范围更广,规模再创新高。

  各大车企争相推陈出新,展示战略规划。4月23日、24日两天媒体日里,参展企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多达193场,可谓历年之最。“接下来至少5年时间里,上海车展和北京车展都将维持全球最大的规模。”巩旻预期。

  上海车展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风向标,本质在于中国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全面崛起与产业韧性的持续增强。

  跨国车企在华布局“从手延伸到脑”

  今年的上海车展,有数家跨国车企缺席,原因是这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未能跟上步伐。

  在巩旻看来,不同的跨国车企对投资中国、拥抱中国研发的态度呈现分化,长期来看,这将导致他们的产品竞争力、研发能力和总体竞争力出现分化。

  他提到,从上海车展来看,跨国车企拥抱中国,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是更多外资车企正在利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和供应商优势来补齐他们在辅助驾驶方面的短板;二是更多地利用合资伙伴的车型平台或本土的研发能力来打造新能源车;三是加强在中国本土的研发,成立本土公司。

  巩旻将跨国车企在华投资的这些变化形象地形容为“从手延伸到脑”。

  在上海车展的舞台上,跨国车企拥抱中国的趋势愈发显著。在利用中国供应链和供应商优势方面,奔驰与中国科技公司Momenta合作,提升自身产品在辅助驾驶方面的表现;宝马与阿里巴巴携手,开发新一代人车语音交互系统,融入中国企业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前沿技术;大众与地平线深化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研发适配中国市场的辅助驾驶系统。

  在借助合资伙伴车型平台上,奥迪与上汽合作推出全新电动车品牌AUDI,快速推出贴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新能源产品;大众通过与本土伙伴合作打造CMP、CEA等平台架构,推出多款新能源车。

  布局在华研发能力方面的例证更不胜枚举,大众在中国成立大众科技有限公司,德国总部将技术权限与职责转移至此,全力推进本土研发;丰田不仅在华尝试建立中国首席工程师体制,还在上海独资布局了雷克萨斯纯电车型公司,加快电动化转型进程。

  “对于全球车企来说,中国从最早‘有潜力的市场’变成了‘最大最赚钱的市场’,又变成‘最有竞争力的工厂’,逐渐变成‘练兵厂和健身房’,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大脑(研发的核心)’,这一次上海车展进一步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巩旻说道。

  自主品牌:在开放竞争中锻造全维度韧性

  车展现场人头攒动,自主品牌的展台相比之下更为热闹。毋庸置疑,中国自主品牌展现出了从技术创新到生态构建的全维度韧性——这不仅是市场份额的崛起,更是产业竞争力从“跟跑 到“领跑”的质变。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上海车展期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技术创新优势、供应链优势,以及庞大的本土市场是中国汽车产业韧性的体现,“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就是有竞争力的,最终不论是全球哪里的用户,都只为好产品和好服务买单。”

  在他看来,虽然当下的国际贸易环境具有不确定性,但坚信中国汽车产业将最终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40%。

  巩旻认为,自主品牌其实从研发、产品推进,到品牌力上升等方面,其实表现得都更为积极。

  车展期间,自主品牌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研发上,蔚来自研的智驾芯片神玑NX9031、理想“充电10分钟补能400km”的5C超充电池、比亚迪的双枪充电技术、智己汽车的线控数字底盘技术等“黑科技”悉数亮相。

  多品牌战略成为自主品牌破局高端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标准动作”:比亚迪旗下腾势、仰望、方程豹等分别独立展出,新势力蔚来携第二品牌ONVO乐道和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亮相,长城汽车更是为旗下哈弗、魏牌新能源、坦克SUV、欧拉、长城炮和长城灵魂摩托豪掷六大展台。

  产品方面,问界M8、零跑B10、智己L6、享界S9增程版、荣威D6、领克900、极氪9X等重磅新品密集上市。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批发份额已经达到66%。

  中国汽车行业的活力吸引了更多全球零部件企业加大投入,从上海车展可见一斑。汽车科技及供应链方面,首次亮相的企业多达近50家。有首次前来参展的企业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参加上海车展主要是因为能有“与中国本土客户交流对话的平台”。

  当前,中国车市仍在呈快速发展态势。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以产销增速迎来“开门红”。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