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影票房在2019年达到高位,随后一直处于震荡态势。根据猫眼研究院报告,2024年总票房体量与2015年相当,同比下降23%,总人次破10亿,但近10年场均人次震荡下降。
挖掘细分赛道市场潜力、探索开发周边衍生市场、进一步与文旅行业深度融合……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电影产业在细分赛道、衍生品市场和海外市场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机遇,更多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发展也将为电影产业发展带来新空间与新方向。
中国电影票房持续震荡
我国电影票房在2019年达到高位,随后一直处于震荡态势。根据猫眼研究院报告,2024年总票房体量与2015年相当,同比下降23%,总人次破10亿,但近10年场均人次震荡下降。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在经历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单片超150亿元票房的爆发后,增速呈现平缓态势。
“2025年春节档创造了95亿元的票房纪录,但在春节档过后,电影市场再次遇冷。2024年全年平均上座率仅为5.8%,优质内容集中投放在不足90天的热档期窗口,暴露出依赖大档期的深层次问题,也透支了创作的多样性。”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傅若清在北影节产业论坛上说。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指出,传统院线电影发展正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迈进。银幕数量、影院数量不断增加,但电影的平均上座率在下降。随着电影“卖座”的不确定性增强,出品方“一家多投、多家抱团”成常态,电影市场主投主控意愿弱化。
“中国电影市场目前仍未完全恢复,供需两端均面临压力。创作端优质内容不足,而观众因短视频、游戏等新兴娱乐方式的冲击,观影习惯发生改变,中国电影市场正面临一定的发展瓶颈。”导演陈思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产业拓展多点开花
尽管整体票房震荡,但电影产业仍然有不少亮点和潜力,有望在多个细分赛道迎来发展新机遇。比如,深入挖掘中国新的社会意识和优质文化资源的电影正受到市场的关注。
爱奇艺副总裁、三三得久电影工作室总制片人隋珊珊对记者表示,目前观众对现实主义题材与商业类型片的偏好分化明显,市场呈现“多样化”与“高门槛”并存的特征,唯有精准捕捉细分人群需求,才能实现商业与艺术价值的平衡。
“中国电影观众不仅对内容质量的要求显著提高,年轻观众还更注重情绪共鸣与时效话题。我们将聚焦‘70%现实主义题材+20%类型化叙事+10%风格化留白’的组合策略,挖掘更多社会发展涌现的新现象和新理念,适配市场更多元的审美需求。”隋珊珊说。
在不少从业者看来,影视衍生品市场也有望成为电影产业新的增长点。
陈思诚认为,从海外国家的经验来看,电影票房可能仅占整体产业的两到三成,中国的电影周边衍生市场拥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衍生品开发、IP多元化运营是未来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方向。
“当前,电影产业过度依赖票房收入,盈利模式单一。从《流浪地球》系列等作品周边产品的爆火可以看到,中国消费者对于优秀IP的衍生产品接受度其实相当高。”陈思诚说。
“影视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电影行业突围的重要方向。影视IP通过和线下主题公园等消费场景结合,可以有效延长IP生命周期,形成‘影视与文旅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扩大电影产业的边界。目前,《熊出没》系列不但在方特多家乐园落地打造主题专区和主题项目,全新的‘熊出没乐园’也已经开园,成为影视IP延伸体验的重要载体。”华强方特集团执行总裁尚琳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拓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海外发行方“华人影业”的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北美地区的排片总数突破1000间。日本面白映画合伙人谢轶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日本上映规模达161家影院,票房超2亿日元。“考虑到日本整体影院数量较少,《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日本的受关注度相当高。”
“过去华语剧情电影在海外上映时,往往非华语观众仅占不到10%。而此次《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海外上映中文原声版时,非华语观众达到了30%。随着更多中国优质影片上映,配合有针对性的宣发,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会更好。”华人文化集团公司副总裁、华人影业总裁应旭珺在北影节产业论坛上说。
“中国电影出海,需要更多海外观众能共情的内容,并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做更多符合当地市场的宣发。”谢轶说。
“《哪吒之魔童闹海》不是中国影视的个案,近年来,从《流浪地球》到《三体》再到《哪吒》系列,中国影视作品正以工业化制作水准和鲜明的文化标识,打破‘文化折扣’壁垒,在海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影响力的双赢。”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传播研究室主任慕玲表示。
深度挖潜亟待多方发力
中国电影产业深度挖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协同发力。
以衍生市场为例,尚琳琳指出,影视IP的线下文旅场景打造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和技术,开发门槛高、前期投入大,“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复杂度远超单纯影视创作,需避免“简单贴皮应用造成IP消耗”。
“中国电影衍生产业链尚不成熟,版权保护薄弱、专业化团队缺失等问题都在制约相关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不够专业不够优质的IP开发,不仅难以取得良好的市场表现,反而会损伤IP自身的价值,必须依靠产业链各方协同推进专业化开发,培育更加成熟的产业体系。”尚琳琳说。
在内容方面,面对娱乐方式多元化带来的挑战,阅文集团旗下新丽传媒高级副总裁、新丽电影联席CEO田甜表示,在当下的电影市场环境,创作者需兼具共情能力与创新意识。
“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未被发掘的优质故事是国产电影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观众走进影院的前提是作品能引发共鸣,同时符合当下审美。中国电影从选题、制作到宣发,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协同发力,以应对市场对内容质量的严苛要求。”田甜说。
田甜还提到,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希望政府与企业加大对年轻导演、编剧的支持。各地可以通过举办电影节等多元形式,促进地方文旅与影视产业融合,并为年轻从业者带来更多机会。
陈思诚指出,中国电影市场化仍在发展,电影产业的拓展也还处于早期,对于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瓶颈,需要几代从业者持续努力。电影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也需要更多跨领域人才的加入,带来新的技术和发展思路。
“进一步释放电影消费潜力,亟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局,让中国电影进入群星闪耀时代。要让更多不同类型的影片都能实现良性价值循环,从而促进再投资再生产,重塑欣欣向荣的电影产业生态。”傅若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