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 IPO > 正文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A股龙头赴香港上市?

2025-05-27 14:22来源: 华夏基金       

分享至

最近港股大动静不少——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先后敲钟。

最近港股大动静不少——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先后敲钟。

尤其是宁德时代最高募资50亿美元,也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

接下来,排队赴港上市的还有:海天味业、峰岹科技、均胜电子、安井食品、百利天恒、三花智控、天岳先进、东鹏饮料、南华期货、吉宏股份、三只松鼠、赛力斯……都已经向港交所递表。“A+H”公司IPO数量和募资金额将面临爆发式增长。(来源:《财经》)

为什么要赴港上市?

综合媒体报道分析,已经在A股上市的公司,赴港二度敲钟,主要原因包括:

1、拓展出海业务,面向海外机构融资

港股市场募集的是港元,可以自由兑换成美元,出海扩张业务更加方便;

如宁德时代港股融资用于欧洲电池工厂建设,美的集团通过港股募集资金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

同时也方便海外股东入股,吸引更大规模的长线机构资金;

例如药明康德在港股上市后被纳入MSCI指数,外资持股比例从A股的5%提升至港股的35%;

2、港交所提供政策便利,提高流动性

今年5月,中国香港特首表示,港交所开通“科企专线”,加快科技和生物公司来港上市。港交所为内地优质公司提供上市便利,也是为了改善自身市场结构,进而提升流动性和成长性;

3、A+H双重上市,促进跨境资本流动

双重上市企业可发行离岸人民币股票(如“港股通”标的),促进跨境资本流动,构建“离岸+在岸”资金池,应对行业周期波动。

4、充分利用不同市场的规则,减少单一市场的依赖

相比对A股单一市场的依赖,到港股市场再上市,能对冲地缘风险。

港股市场与A股有哪些不同?

港股市场相对A股市场,在投资者结构、市场风格、定价效率等方面有诸多不同

1、投资者结构不同

港股市场作为离岸市场,国际资本参与度高,机构投资者占比超30%,市场行为更趋理性和长期化;

相比A股,港股市场流动性受全球资金流动影响大,对美债利率变化敏感。例如,2024年9月美联储开启降息,推动外资显著回流港股。

2、市场风格不同

由于投资者结构的差异,港股市场的龙头效应更强,头部320只股票贡献90%成交额,部分小市值个股甚至出现“老千股”;

而A股这三年以来,微盘风格相对占优,尤其是TMT板块,出现不少十倍股。

3、交易规则不同

港股市场实行T+0交易制度,灵活性更强;同时没有涨跌幅限制,做空机制成熟,因此日内价格波动更大,情绪预期定价更为充分。

4、估值溢价不同

A股市场估值水平受到本土叙事影响较大,同时受益国内政策和流动性溢价较高;

相比之下,港股的流动性和估值溢价长期受制约。

恒生指数估值长年维持在10倍左右的低位。AH溢价长期维持在130以上的水平,进一步说明港股与A股同股不同价的现象。

但可喜的是,2025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未来港股估值有望打破“低估值”怪圈:

1、阿里巴巴、小米等港股龙头公司估值由消费转为科技叙事

在AI产业趋势下,平台公司的技术和现金流优势得到体现,算力投入加大,还自研芯片、大模型等AI技术突破,正在对标“美国科技七姐妹”重新定价;

2、港股稀缺标的和估值洼地也在吸引内地资金

1-4月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累计净流入巩固市场超6000亿港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对港股市场定价权大大提升;

3、受A+H上市热潮影响,龙头公司有望吸引增量资金的关注

目前10家科技巨头公司(阿里、网易、比亚迪、中芯国际等)在港股流通市值占比已经接近30%。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H股火爆上市

释放了这些信号:

1、AH溢价现象正在改变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上市首日成交火爆、甚至出现超越A股的“倒挂”现象,验证了港股市场相对A股流动性已经大幅改善的信号;

2、国际长线资金正在回归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收获了不同国家、不同类型资金的长线投资,体现海外资金正在重新把目光投向中国资产;

3、港股市场估值中枢正在提升

我们知道,市场估值受到流动性和成长性的双重制约。

资金面上,随着南向资金的持续涌入,恒生科技、恒生医药、港股消费等被动指数型基金也间接为港股不断注入流动性;

市场结构上,随着【消费+科技】逐渐取代【地产+金融】占据港股市场的主导地位,或成港股成长新引擎,经济周期性压力对港股市场的影响或被弱化。

纳斯达克中概股的潜在回流趋势,内地更多科技企业受到鼓舞赴港二次上市,或能进一步增强港股的成长属性。

如何参与港股市场的估值抬升机遇?

没有港股账户的投资者,也可以沿着红利、科技、医药、消费四重主线指数化布局。

相关标的: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恒生医药ETF(159892)、港股消费ETF(513230)

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

下滑查看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不代表产品业绩。ETF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等于基金净值表现。本资料仅作为信息分享,不构成投资依据和建议。涉及个股不作为推荐。

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

上述ETF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

上述基金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上述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上述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 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

T+0特别风险提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变动不代表基金净值表现。

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法律文件,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