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笔尖财经 > 正文

8个月19名基金经理离职!嘉实基金投研团队怎么了

2025-10-10 10:35来源: 笔尖网        作者:笔尖财经

分享至

短短8个月,嘉实基金旗下有19名基金经理离职!这在业内是比较罕见的,同时对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来说是致命打击。

  《笔尖网》文/笔尖财经

  短短8个月,嘉实基金旗下有19名基金经理离职!这在业内是比较罕见的,同时对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来说是致命打击。

  嘉实基金投研团队到底发生了什么?

  基金经理扎堆离职

  在公募基金行业,人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然而,当基金经理飘忽不定、频繁换人的时候,人们自然就对这家基金公司的产品渐失信心。

  据同花顺iFinD最新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92名基金经理离职,平均每家公司离职基金经理有2人。其中,没有基金经理离职的公司有55家,占28.65%;1名离职基金经理的公司有42家,占21.88%;2名离职基金经理的公司有36家,占18.75%;3名离职基金经理的公司有20家,占10.42%;4名离职基金经理的公司有18家,占9.38%;5名及以上离职基金经理的公司较少,其中19个离职基金经理的公司有1家,占0.52%。

  业内人士称,大多数公司没有基金经理离职,这表明大多数基金公司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较高的团队稳定性;离职基金经理数为1-4的公司占比较大,说明这些公司有一定的人员流动,但总体上仍保持相对稳定。而离职基金经理数超过5的公司较少,这可能表明这些公司在管理团队稳定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笔尖网》注意到,离职基金经理数为19的公司系嘉实基金,该基金公司同时新聘任11名基金经理。嘉实基金年内首位离职的基金经理是在1月4日,9月份离职的基金经理是在9月6日,即短短8个月有近20名基金经理离职。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嘉实基金年内基金经理变动率为17.43%,团队稳定性仅0.18。

  老将挂靴离去

  嘉实基金离职的基金经理中,有6名是管理经验超过10年的“老将”,他们的离职可以说动了投研团队的根基。

  9月6日,嘉实基金发布了关于嘉实长青竞争优势股票基金经理变更的公告。此次变更属于兼有增聘和解聘基金经理的情况,离任基金经理为刘美玲,新任基金经理是邓力恒。 《笔尖网》注意到,刘美玲是名典型的“老将”,基金经理年限高达11.81年,在嘉实基金的任职年限也高达11.72年。据统计,刘美玲自2025年9月6日起不再管理该基金,其任期期间该基金累计亏损34.34%。

  此外,同样在年内离职的林洪钧、刘美玲、洪流、颜伟鹏、李金灿,基金经理年限也均超过10年。洪流,原平衡风格投资总监,管理嘉实品质优选、嘉实价值成长等明星产品。另有离职的张静、曲盛伟、金猛,基金经理年限超过7年。其中,曲盛伟,管理嘉实逆向策略股票、嘉实主题新动力混合等4只基金,任期内产品盈亏分化显著,嘉实策略精选混合A亏损47.84%,而嘉实逆向策略股票回报达40.44%;金猛,量化投资老将,卸任嘉实量化阿尔法混合等4只基金,市场推测其离职与个人职业规划相关。

  嘉实基金2025年多位资深基金经理离职,反映出行业与机构的多重挑战。有基金分析师表示,2025年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对三年业绩低于基准超10%的基金经理降低绩效薪酬。这一政策加速了业绩不佳经理的淘汰。例如,洪流管理的嘉实竞争力优选任职回报-51.07%,显著落后同类平均水平,该基金经理在今年2月份离职。另外,嘉实基金近年推动“去明星化”改革,减少对单一基金经理的依赖。洪流卸任时管理规模缩水90%,但其任职期间收取管理费4.02亿元,凸显行业“规模导向”模式的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嘉实基金作为头部机构,却成为基金人才流动的“中转站”:部分经理转投私募或外资机构,如洪流离职后市场传闻其将加盟某百亿私募;部分经理则因考核压力选择退出行业。

  新加盟的基金经理能否再撑起这片天?嘉实基金投研团队还会有怎样的调整?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