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金价坐上过山车,黄金走到了多头和空头“针锋相对”的关键阶段。一季度,基金经理、基民纷纷拥抱黄金资产,增持力量显著。当金价屡创新高之际,担心“追高”的观点屡屡出现,一些重仓黄金资产的基金经理已选择落袋为安。
近日,随着金价坐上过山车,黄金走到了多头和空头“针锋相对”的关键阶段。一季度,基金经理、基民纷纷拥抱黄金资产,增持力量显著。当金价屡创新高之际,担心“追高”的观点屡屡出现,一些重仓黄金资产的基金经理已选择落袋为安。
金价坐上“过山车”
4月22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一度攀升破35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COMEX黄金期货价格也刷新历史纪录。4月23日,国际金价大幅走低,现货黄金一度回落跌至3300美元/盎司以下,较前日历史峰值下跌近200美元。由于金价的持续高位波动,上金所、银行、基金公司等连发风险提示和业务调整。
4月24日,随着金价回升,黄金相关ETF普遍上涨。截至4月24日收盘,前海开源黄金基金ETF、建信上海金ETF、华安黄金易(ETF)、嘉实上海金ETF等涨幅超过1%。不过,黄金股跌多涨少,周大福上涨6.88%,招金矿业、山东黄金(港股)涨超1%,山东黄金(A股)、赤峰黄金(A股)、紫金矿业(A股)、中金黄金等普遍下跌。
金价大涨大跌,投资者对黄金走势的分歧加大。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能否再追涨黄金成为热门话题,投资者担心当下入场会是“接最后一棒”。一位投资者表示:“最近刚‘上车’,大涨赚了点钱,这几天的波动,把盈利全部吐回去了。”还有人调侃:“一定是因为我买了,成功把金价打下来了。”
多空分歧加大
从资金流向来看,投资者仍选择“真金白银投票”。4月23日,金价大跌之际,黄金相关ETF依旧涌入了大量资金,当日,华安黄金易(ETF)跌逾6%,但资金净流入依旧达到17.81亿元,连续21天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220.85亿元。易方达黄金ETF同样跌逾6%,资金净流入8.17亿元,连续21天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90.46亿元。
从基金相关动向来看,无论基金经理还是基民,都选择了在一季度积极配置黄金资产。黄金相关基金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商品型基金整体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逾500亿元,主要源于黄金相关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华安黄金易(ETF)、博时黄金ETF、国泰黄金ETF及相关联接基金规模增长均超过40亿元。
基金经理也争相加仓黄金相关资产。一季度,紫金矿业成为公募基金加仓的第二大标的,共有767只基金重仓持有,较2024年末增加了244只,增持市值达49.16亿元。赤峰黄金、山东黄金、山金国际均进入公募基金增持前50大个股名单中,其中,重仓赤峰黄金的基金增加了93只,重仓山东黄金的基金增加了50只,重仓山金国际的基金增加了85只。
不过,在获利颇丰后,也有不少基金经理顺势减仓。例如,董辰管理的华泰柏瑞富利混合2024年末的第一、二大重仓股分别是中金黄金、山金国际,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中已不见这两只股票的身影,也无其他黄金股新进前十大重仓股行列。董辰管理的华泰柏瑞多策略混合也采取了类似操作。
叶勇管理的万家双引擎灵活配置混合,在一季度也减仓了部分有色品种,对洛阳钼业减仓251.47万股,对紫金矿业减仓149.88万股,对西部矿业减仓122.28万股,对中金黄金减仓18.34万股。
市场拥挤度未达高位
在整体投资策略方面,不少基金经理依旧看好资源方向。万家基金叶勇认为,本轮大宗商品牛市处于主升浪将继续成为核心投资逻辑。以有色金属(金铜铝等)为代表的资源股,从静态估值来看,目前正处于30余年来最低水平。当前资源股的估值非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出现“盈利增长、估值下行”,未来估值修复的过程恰恰是极好的投资机会。他预计,2025年全球定价的金铜铝锌等商品价格稳中有升,预测核心资源股2025年产量将稳定增长。
永赢黄金股ETF的基金经理刘庭宇表示,此前国内外金价持续创出历史新高,面对外部扰动因素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避险情绪叠加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共同促使投资者积极配置黄金相关资产,海外黄金ETF持仓量近期快速攀升,但距离过去五年的高位还有一定距离,因此黄金市场的资金拥挤度还不能说已到达高位。有迹象显示,全球各大央行和主权基金的增持将使得金价每一次的调整幅度有限,且价格中枢持续抬升。
展望后市,美联储降息周期和美国滞胀环境仍有利于金价继续上行,随着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和赤字率上行,进一步侵蚀美元和美债信用,无论是各大央行、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会持续增加黄金资产的配置,这也是近期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纷纷上调黄金目标价的原因。
刘庭宇表示,黄金股与A股整体市场以及其他主要板块之间呈现出较低的相关性,意味着在权益组合中配置一定比例的黄金股或能有效改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黄金股是A股市场中少有的正处于戴维斯双击周期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