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 保险 > 正文

超千只保险资管产品近九成收益为正

2025-05-27 14:27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胡永新

分享至

今年以来,保险资管产品整体表现稳健,近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截至5月26日,有1483只保险资管产品披露了今年以来的年化收益率,1255只产品收益为正,占比约为85%。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为2.37%,4只产品的收益率为0。

  A股震荡、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保险资管产品业绩表现几何?5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年初至5月26日,在千余只有统计数据的保险资管产品中,近九成取得正回报,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为2.37%。

  在业内人士看来,整体来看,固定收益类保险资管产品表现回暖,面对低利率环境与净值化转型压力,保险资管行业寻求平衡的关键点在于优化资产配置,适当增加另类资产投资比例,如基础设施项目、不动产等。

  固收类产品更稳

  今年以来,保险资管产品整体表现稳健,近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截至5月26日,有1483只保险资管产品披露了今年以来的年化收益率,1255只产品收益为正,占比约为85%。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为2.37%,4只产品的收益率为0。

  从不同类型产品交出的成绩单来看,今年以来,固收类产品表现拔得头筹。在固收类产品类型下,1011只固收类产品收益率的平均值为2.5%,超九成产品收益为正,数量合计超过900只。

  今年以来,149只权益类产品收益率的平均值为5.26%,约75%的产品收益率为正。整体而言,固收类、权益类产品的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2.31%和3.76%。此外,规模较小的203只混合型产品中,收益为正的产品占比为76%。

  “固收类产品收益较为稳健的原因来自底层资产的特性和策略的适配性,固收类产品底层资产和策略以债券为主展开配置。”海南纵帆私募基金经理王兆江分析表示。

  也有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表示,今年以来保险资管产品整体成绩可圈可点。近九成产品取得正收益,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不同类型产品各有表现,固收类产品凭借高比例正收益奠定稳健基础,权益类产品以较高平均收益率展现增长潜力,混合类产品也有不错的收益表现。

  这一成绩单背后,既反映了保险资管机构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专业能力,也折射出行业在监管框架完善下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保险资管产品的投资端取决于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严格的风控体系,投研能力要不断升级,跟上市场变化。”王兆江表示,这一成绩体现了保险资管在复杂市场环境下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配置效率,尤其是在权益类产品中,75%的产品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显著高于固收类产品。

  据了解,保险资管产品主要包括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在内的各类创新型产品。以债权投资计划为例,这类产品规模较大,且是保险资管产品直接投向基础设施和不动产领域的主要渠道。

  基于保险资金具备规模庞大、久期较长、风险偏好稳健等特性,其既能充分匹配保险机构长期资产配置需求及监管投资导向,又可为实体企业提供可持续的权益性资金保障,有效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自2020年以来,该类资金运用模式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低利率如何追逐高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5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拟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对募集、存续、终止各环节进行全面规范,旨在引导行业将信息披露融入业务全过程,让产品销售“看得清”、让产品风险“厘得清”、让产品收益“算得清”。

  随着《征求意见稿》的后续落地实施,保险资管行业将迎来更规范、透明的竞争环境。那么,对于保险资管机构而言,如何在严监管下保持投资优势,同时拓展资金版图?

  王兆江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一是需要强化合规管理,健全产品运作信披机制,优化数据管理制度。二是可以提升信披透明度以吸引资金,通过高频次、高标准的信披增强投资者信任,助力第三方资金拓展。

  回顾2024年,保险资管行业通过提升资金管理能力、优化资产配置,成功应对了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利率变化及经济周期的不确定性,并实现了持续稳步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接下来,保险资管机构要保持投资优势并拓展投资版图,需从多方面着手。一方面,提升投资研究能力,加大投研投入,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研究市场和行业,精准把握投资机会,以优秀业绩吸引第三方资金。另一方面,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确保产品合规运作,让投资者放心。

  不过,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管公司面临资产负债管理的复杂挑战。

  保险资管公司正逐步增加对高收益资产和“固收+”策略的配置,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寻求更高效的资产负债匹配方式。

  2024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末,行业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存续余额8.5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8万亿元,同比增长32.31%,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2.59%。在当前保险资金配置面临压力与挑战的环境下,创新保险资管产品逐渐成为保险资管机构发力点。

  对于保险资管行业如何在风险控制与收益挖掘间寻求平衡,在王兆江看来,总体而言,需提升资产研究与配置能力,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比如固收类产品,要做到加强信用债研究,挖掘更好的非标投资机会,动态调整久期以平衡再投资风险。对于权益类,需加强对公司的研究,提升择时配置技巧和仓位管理;对于混合类产品,要深度把握资产之间的配置比例,以达到最优配置效果。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