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 > 银行 > 正文

跨行收编、大行出手 村镇银行重组四面开花

2025-07-03 10:38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孟凡霞 实习记者 周义力

分享至

仅在今年6月,就有近20家村镇银行获准被吸收合并,改革重组工作加速,行业整合提质趋势明显。作为曾经农村金融“毛细血管”的村镇银行,正经历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

  常熟农商行在江苏的三家新支行——南京江宁支行、宿迁宿城支行、扬州宝应支行日前相继揭牌开业,作为村镇银行“改支”过程中的又一缩影,常熟农商行也凭借“跨行收编”实现了对南京等地的版图布局。而这样的案例在近年来密集现身,据北京商报记者7月2日统计,仅在今年6月,就有近20家村镇银行获准被吸收合并,改革重组工作加速,行业整合提质趋势明显。作为曾经农村金融“毛细血管”的村镇银行,正经历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

  “村改支”动作频频

  当“常熟农商行南京江宁支行开业”的字样在电子屏循环滚动,宿迁宿城支行、扬州宝应支行完成揭牌,三枚新的坐标,标志着常熟农商行“村改支”收编动作的落地。

  根据常熟农商行最新披露的公告,该行已于6月26日获得监管批复,正式完成对江苏江宁上银村镇银行、宿迁宿城兴福村镇银行、江苏宝应锦程村镇银行三家机构的吸收合并工作,并已在近日完成支行揭牌开业。

  从股权结构和整合模式来看,江苏宝应锦程村镇银行原本由成都银行作为主发起行设立,今年1月,常熟农商行通过股权受让,实现对其100%控股,完成了从异地城商行到本地农商行的控制权转移;江苏江宁上银村镇银行则由上海银行联合六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股权结构相对多元。在此次改革中,包括上海银行在内的所有股东集体退出,由常熟农商行全盘接手;而宿迁宿城兴福村镇银行的吸收更趋向于常熟农商行内部的资源整合。该行本就隶属于常熟农商行旗下的兴福村镇银行体系,而兴福村镇银行又是常熟农商行控股90%的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此次整合实质上是将间接控股转为直接管理。

  通过“跨行”吸收其他村镇银行,常熟农商行进一步打开了在江苏区域内的发展版图,并成功入驻南京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除完成上述“村改支”动作,常熟银行吸收合并江苏如东融兴村镇银行事项也正在推进中,吸收合并完成后,该行将解散并注销如东融兴独立法人资格,并将其改设为南通分行下辖网点。

  “村镇银行的吸收合并,能够更好地拓展发展空间,整合经营资源,扩大和优化机构网点布局。”常熟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改革的重要举措,该行将依托“常银微金”和“常银微科创”等特色金融服务,深耕南京市场,同时优化扬州、宿迁两地的网点布局,更好地强化区域性的资源协同与业务拓展,为推动该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业务动能。

  “通过并购其他地区的村镇银行,银行可以迅速突破地域限制,将业务拓展至新的区域。”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直言,借助被收购村镇银行已有的网点布局和客户资源,收购方能够快速在当地站稳脚跟,扩大业务覆盖范围,提升市场份额,增强其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并为未来的多元化经营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渗透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县域及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地位,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村镇银行改制成为此次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重要注脚。与此前城商行、农商行为吸收合并主力军不同的是,国有大行近日也首次参与其中。金融监管总局日前批准工商银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改制设立为中国工商银行重庆璧山中央大街支行。这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首次介入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工作,此举也被视为中小银行改革迈入新阶段。

  具体来看,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由工商银行作为主发起行设立,此次改革实质上是将子公司转为分支机构,这种模式既保持了原有服务网络,又强化了风险管控能力。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首次引入国有大行的参与,正是借助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赋能方面的优势。通过对农村农户现金流等数据的实时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估信用状况,可以更精准、高效地服务小微农户。同时,大型银行通过整合村镇银行,能够进一步下沉服务网络,深化支农服务能力,在标准化、风控合规的前提下,依托村镇银行平台,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金融支持,助力农村农业经营和金融发展。

  扩张与整合阵痛

  过去19年,村镇银行的发展轨迹从一路狂飙到精简提质。

  2006年,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原银监会下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创业,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此后十余年间,村镇银行数量一度突破1600家,但快速扩张的背后,却是偏离“支农支小”定位、公司治理混乱、风险积聚的隐忧。

  为此,监管开启了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2021年,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支持主发起行向村镇银行补充资本以及协助处置不良贷款,适度有序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随着工作的推进,村镇银行的改革重组模式朝着“功能重构”的方向转变,“村改支”“村改分”等案例陆续获批。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6月,就有包括海南屯昌长江村镇银行、济南高新北海村镇银行、辽宁海城金海村镇银行、青海门源大通村镇银行、山东历城圆融村镇银行、东莞黄江珠江村镇银行等在内的近20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事项获批。

  通过对村镇银行的收购与整合,商业银行能够扩展物理网点的覆盖版图,提升自身竞争力,但吸收合并过程中会伴随“阵痛”调整期。此前广州农商银行吸收合并多家村镇银行并将其改建设立为分支机构的议案就遭遇部分股东的反对。具体来看,关于兴宁珠江村镇银行和鹤山珠江村镇银行的吸收合并议案获得了90.917%的赞成票,反对票占7.4524%,另有1.6306%的弃权票;而对深圳坪山珠江村镇银行的合并议案支持率相对较低,赞成票为83.3297%,反对票同样为7.4524%,但弃权票比例则升至9.2178%。这意味着,虽然三项合并议案均获通过,但股东对村镇银行的吸收合并表现出更为谨慎的态度。

  “部分农商行对整合村镇银行存在反对意见,这也属正常现象。过去村镇银行法人治理结构较弱、风控能力不足、不良贷款率偏高。合并后也确实可能摊薄原有股东权益,损害短期利益。但从整体来看,大多数股东从农村金融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仍然支持吸收合并。合并后的银行虽然短期内在治理融合、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仍需加强,但从中长期看,客户基础的扩大和服务能力的增强将带来可观的收益增长。”王红英表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