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期间,“创新驱动 深度演进——迈向智行新阶段”主题论坛举办,专家和企业嘉宾认为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点技术的比拼,而是从“单车智能”到“整车智能”的跃迁,安全是必须跨越的鸿沟。
电动化是汽车革命的上半场,而以智能网联为核心的下半场已正式驶入“深水区”。
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期间,“创新驱动 深度演进——迈向智行新阶段”主题论坛举办,专家和企业嘉宾认为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点技术的比拼,而是从“单车智能”到“整车智能”的跃迁,安全是必须跨越的鸿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正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但面临关键技术仍待突破、标准法规仍需完善等挑战。
长城、小鹏探讨AI时代汽车如何发展
头部车企已不再坐等答案,而是从顶层设计着手在这场系统重构的竞赛中,长城与小鹏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演进思路。
一方面,小鹏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陈皓提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变革的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正清晰呈现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多元化四大核心发展趋势。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小鹏汽车秉持长期主义战略,重点在三大技术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分别是智能硬件与软件的协同、云端技术与大数据的互通、车辆与外部生态的互联。
另一方面,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姜海鹏表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在市场渗透率、技术突破与用户认可度三大维度具有明显优势。面对智能化深水区,长城汽车以电子架构演进为基石,构建智慧行驶与智慧空间两大智能体,通过VLA+世界模型、AI原生座舱等创新,推动汽车向“自由移动、自然交互、万物互联”的智能体进化,并呼吁产业协同共创智能出行新纪元。
然而,车企的蓝图不能是空中楼阁,他们的实现高度极大地依赖于产业链上游提供的“地基”。基于此,地平线副总裁、战略部&智驾产品规划与市场部负责人吕鹏表示,当前行业正加速推动城区辅助驾驶向主流车型普及,但真正实现“好用、爱用”的系统仍需兼顾性能提升与场景泛化能力,扎实的L2(组合驾驶辅助)能力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
芯片巨头押注中国智能车未来
中国的产业变革,也为全球供应链巨头带来了新的命题。
AZAPA株式会社社长近藤康弘介绍在人工智能的“预测”能力、功能安全的“诊断与应对”能力以及网络安全的“防御”能力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为动态应对故障、劣化及外部威胁输出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未来的汽车,是否会由“生态”来定义?中电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普华智驾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董事秦廷辉认同这样的观点。他介绍,以开源协同为核心的“整车综合化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并提到希望通过系统级创新和开源模式,共同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繁荣。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先为达生物累亏逾12亿 核心产品预计2026实现商业化
近期,曾冲刺创业板IPO折戟的精实测控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精实测控的营业收入虽逐年增长,但其期内溢利存在较大波动。2025年上半年,精实测控的收入同比下滑29.93%,期内溢利同比由盈转亏。 作者:笔尖网 链接:https://xueqiu.com/9292290208/357918668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兆芯集成IPO:业绩连年亏损 毛利率持续下滑
3只基金被无情抛售 同泰基金王秀陈宗超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