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规范公募基金销售市场秩序,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更名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近三年平均数据测算,该阶段基金销售费用改革将整体降费约300亿元,降幅约为34%。
《笔尖网》文/笔尖财经
9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规范公募基金销售市场秩序,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更名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近三年平均数据测算,该阶段基金销售费用改革将整体降费约300亿元,降幅约为34%。
《笔尖网》发现,根据基金规模来统计,证监会这次销售费用新规力度空前,冲击了易方达等6巨头“饭碗”,尤其是易方达基金公司,旗下股票型基金中,认购费率、申购费率均达上限的基金涉及资产规模超过450亿元,费率下调将直接影响基金公司的销售费用。
基金销售新规强势来袭
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此次降费,将股票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8%;将混合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5%;将债券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0.6%、0.8%,调降至0.3%。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0.6%/年,调降至0.4%/年;将指数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0.4%/年,调降至0.2%/年;将货币市场基金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0.25%,调降至0.15%/年。以近三年平均数据测算,第三阶段基金销售费用改革将整体降费约300亿元,降幅约为34%。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堪称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一次“大地震”,其影响是深远且多维度的。这次降费改革并非简单的“降价”,而是旨在重塑整个行业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发展模式。
有基金行业分析师对此表示,对基金行业的影响空前,一是推动行业从“销售驱动”向“投研驱动”转型,“买基金就是买渠道”的逻辑被削弱;二是加速行业洗牌与整合,高度依赖渠道、品牌影响力弱、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基金公司将面临生死抉择;三是重塑销售渠道格局,新规鼓励“买方投顾”模式,即顾问为投资者提供建议并向其收取咨询费,而不是从基金公司收取销售佣金。
易方达涉高费率股基452亿元
股票型基金是费率改革需要攻克的第一大堡垒。
《笔尖网》根据股票型基金二季报数据统计,可比股票型基金共有4635只,共有669只股基认购和申购费率均达上限(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分别为1.2%、1.5%),这一数据占比14.43%。也就是说,这些股基在未来调整费率的力度最大。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汇总,从669只高费率股票型基金涉及的基金公司看,有1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涉股基资产规模合计超过100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涉及股基的规模合计达452.40亿元,居于首位。随着费率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易方达基金不得不成为攻克股基费率改革的主力军。
其次,工银瑞信基金涉及高费率股基的规模合计达395.90亿元,仅次于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紧随其后,涉及高费率股基的规模分别为275.06亿元、249.09亿元、247.32亿元、240.98亿元。
业内人士称,费率新规若实施,整个行业的收入池子会缩水,基金公司的净利润率将面临直接的下行压力;在收入增长受限的情况下,降本增效成为必然选择,基金公司需要优化运营效率,压缩不必要的营销开支,将更多资源精准地投入到核心的投研能力建设上。与此同时,基金公司需要创新产品和服务,急需更多设计持有期产品、浮动费率产品,或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如投顾、理财规划),以新的方式吸引和留住客户。
《笔尖网》认为,基金行业将从一个“销售为王”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产品为王”和“服务为王”的新时代。作为基金行业的一艘巨轮,易方达基金在改革浪潮中不进则退,面对旗下超450亿元的高费率股基,下一步不得不切实端正经营理念,要进行大幅度的调降费率,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易方达基金准备好“忍痛割爱”了吗?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